必威

【本站主页】 

旗下产业

 

《世界地理》教学大纲

2016-05-19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

World Geography

课程编码:21A53043 学分:4.0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

推荐教材: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世界地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陈才,《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德生,《世界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刘德生,《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员工在掌握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了解全球性的主要地理问题;掌握各大洲及其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人地关系问题及对外经济与社会联系问题等;引导员工掌握区域分析、区域对比等区域研究方法;以人地关系为出发点,掌握理解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要求解决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理解全球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自然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员工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员工掌握区域分析、区域对比等综合的区域研究方法,以人地关系为出发点,理解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自然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其具体要求如下:

1、使员工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正确认识如何探讨各大洲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产业分布和地域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2、使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区域的空间概念、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区域综合特征、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组织地域生产和布局生产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等。

3、结合教学内容与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员工掌握各种的基本技能,如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员工树立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员工深刻了解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从而达到较全面认识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及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认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产业结构,经济组织形式和地域经济运动规律,初步掌握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其它经济建设行业培养合格人才。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初步明确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地位;了解世界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过程、世界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为学好本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世界地理的研究内容。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一、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

二、学科性质、特点和地位

三、世界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回顾

四、世界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建议学时:7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通过掌握全球主要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进一步明确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地表的作用;了解认识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地表的作用;全球发展的演变规律。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第二节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第三节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第四节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

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员工了解全球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基本特点;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研究世界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分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世界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分异。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第三章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 建议课时:7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从而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前景;明确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大陆架与海岸带的开发与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梯度流、风海流的成因;大陆架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

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第四章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建议课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员工了解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当今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包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生物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以及已经引发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动向和任务。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建议课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民族、宗教以及民族文化等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地域分异;掌握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了解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的国家格局;掌握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第二节 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第三节 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六章 亚洲 建议课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员工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分区,了解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主要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分布;认识亚洲的工业化与代表性工业化国家;了解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亚洲自然地理及其突出特征,亚洲经济发展条件;地理条件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影响以及日本所形成的经济分布格局;亚洲区域性人地关系问题及其成因;亚洲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亚洲地理概述

第二节 亚洲的工业化与代表性工业化国家

第三节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欧洲 建议课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掌握欧洲人口、民族和文化的主要特点;了解欧洲政治地图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分析欧洲近现代低于格局的形成与扩散入手,把握其现代经济地域格局的基本状况;重点掌握英国的三大产业兴衰史,法国的工农业生产,德国的工业生产,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其重大意义等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欧洲现代经济的地域格局;英国的三大产业兴衰史;法国的工农业生产;德国的工业生产;俄罗斯自然资源及其意义。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

第二节 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第三节 欧洲主要国家

第八章 非洲 建议课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了解非洲历史发展和政治地图的演变过程;学会正确分析非洲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和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知晓非洲优势产业构成及其布局;了解非洲南北大地域的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原因;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非洲地理概论

第二节 非洲地理分区

第九章 美洲 建议课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掌握美国的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方面的特征;重点掌握美国的主要产业及其布局的基本特征;把握美国城市经济地域系统演化的历史脉搏;熟知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墨西哥资源环境和经济概况,主要产业及其布局;知晓中美地峡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情况;熟知巴西自然条件的特点,主要产业及其布局。

[教学重点与难点] 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美国的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方面的特征;美国的主要产业及其布局的基本特征;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重大意义;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美洲自然地理概论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

第四节 南美洲

第十章 大洋洲 建议课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大洋洲的地理范围极其自然地理特征,历史上大洋洲的“地理发现”和大洋洲的县在政治地图;重点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特别是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熟悉澳大利亚经济开发的历史进展及其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知晓新西兰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经济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特别是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大洋洲地理概论

第二节 澳大利亚

第三节 新西兰

第十一章 南极洲 建议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南极洲的自然条件;重点掌握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深刻理解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知晓人类在南极洲科学考察和探索的历史进程;掌握南极洲保护的相关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熟知中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意义。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南极洲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第四节 南极洲的发展与保护*(自修)

撰稿人:谷长强 审核人:解伏菊

 上一条:《大学体育——基础课》教学大纲
 下一条:《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政编码:250022       学院邮箱:zh@ujn.edu.cn      联系电话:0531-82769233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鲁ICP备09051414号